诗经小雅(诗经小雅斯干)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诗经小雅,以及诗经小雅斯干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诗经·小雅·小旻》原文及赏析
《小雅·小旻》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讽刺周朝昏庸的君主不能采纳善谋的诗歌。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诗经·小雅·小旻》原文及赏析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诗经·小雅·小旻》原文及赏析
原文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日斯沮?谋臧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犹,亦孔之邛。
潝潝訿訿,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我视谋犹,伊于胡厎。
我龟既厌,不我告犹。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
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国虽靡止,或圣或否。民虽靡膴,或哲或谋,或肃或艾。如彼泉流,无沦胥以败。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赏析
《小旻》这唯睁是一首描写周幽王暴虐无道,残害百姓民的叙事诗。属于“诗经、雅、小雅”的第三十四篇。全诗共六章,构成六幅周幽王暴虐无道,残害百姓的连环画面。
请看第一幅暴政弊病实在多的画面:“旻(1)天疾威(2),敷(3)于下土(4)。谋犹(5)回遹(6),何日斯沮(7)?谋臧(8)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犹,亦孔之邛(9)。”皇天暴虐太无道,普降 天下 把民扰。路线政策全都错,危害百姓何时了?好的政策不实行,害民政策当高招。我看幽王的方针和政策,实在弊病真不少。
请看第二幅推行暴政想干啥的画面:“潝潝(10)訿訿(11),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12)。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我视谋犹,伊(13)于胡底(14)?”小人附和又诽谤,实在让人太心伤。方针政策利于民,从不遵照另改张,政策对民没好处,遵照执行不走样。我看幽王的政策一大摞,到底他想干什么?
请看第三幅吉凶难知报分晓的画面:“我龟(15)既厌,不我告犹(16)。谋夫孔多,是(17)用不集(18)。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19)?如匪(20)行迈(21)谋,是用不得于道。”占卦占得我心焦,龟甲不把吉凶报。谋士如云实在多,没有一个有成效!发言的人士满庭院,谁能敢把责任挑?好像行路没计划,不知去走哪条道?
请看第四幅政策邪僻不效贤的画面:“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22),匪大犹(23)是径(24)。维迩(25)言是听,维迩言是争(26)。如彼筑室于道谋(27),是用不溃(28)于成。世岁”可叹政策人性差,不学先贤效古法。不走大路走小路,浅言顺耳成佳话。恭维耐听就采纳,就像建屋和路人来商量,新屋建成困难大。
请看第五幅失败在于不齐心的画面:“国虽靡止(29),或圣或否。民虽靡膴(30),或哲(31)或谋(32),或肃(33)或艾(34)。如彼泉流,无沦(35)胥(36)以败。”国家虽然岌岌可危快要亡,可也有圣贤也有民。人民虽然不懂法,可也知理也有谋,也有威严也威武,如同泉水在奔流。若不齐心失搜山睁败也会没救手。
请看第六幅面临暴政心胆颤的画面:“不敢暴虎(37),不敢冯河(38)。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敢空手打老虎,不敢无船渡河流。这个道理都知道,其他隐患谁知晓?面临暴政心胆颤,如临深渊身发抖,又像踩着薄冰魂飞走。
注释:(1)旻min:天空,老天。(2)疾威:暴虐。(3)敷fu:遍布。(4)土:国土,下土,全国,天下。(5)谋犹mouyou:谋略,政策,法则。(6)回遹huiyu:邪僻,错误。(7)沮ju:终止。(8)谋臧:谋:谋略。臧:善,好。谋臧,好的政策。(9)邛qiong:病,弊病。(10)潝潝xixi:也作“翕翕”、“歙歙”,形容相互附和,吹捧之貌。(11)訿訿zizi:同“訾”,诋毁,指责,诽谤。(12)违:不遵照,不依从。(13)伊:代词,他,彼。(14)底:至,到。(15)龟:古代用作占卜,遂为占卜之称。(16)犹:通“由”,(17)是:副词,表示范围,相当于“只”。(18)集:成,成就,效果。(19)执其咎:担任过错,承担责任。(20)匪:非,没,不。(21)行迈:走路。(22)程:效法。(23)犹:连词,尚且。(24)径:小路。(25)迩:浅近。(26)争:通“诤”进谏。(27)于道谋:和过路的人商议。(28)溃:通“遂”,达到。(29)靡止:没灭亡。(30)靡膴mihu:膴,法则,靡膴,不懂法则。(31)哲:明智,聪明。(32)谋:计谋。(33)肃:严肃,认真,威严。(34)艾:漂亮,威武。(35)沦:率,勉励。(36)胥:副词,相当于“互相”。沦胥,相互勉励,即齐心。无沦胥以败,即,不齐心就会失败。(37)暴虎:空手打虎。(38)冯河:冯通“凴”,无船渡河。
《小旻》这首诗,勾画了一幅周幽王暴虐无道,残害百姓的画面。在这幅画面里我们可以看到,周幽王执政期间,对人民有利的政策,一概废止,对人民不利收刮民财的政策,横行其道。所养的谋士很多,谁也不肯为百姓说话,在大众广庭之下,也能夸夸其谈,但谁也对人民不负责任,只有周幽王的害民政策,横行天下,不可阻挡。面临周幽王的暴虐无道,人人像临深渊,个个像踩薄冰,提心吊胆,总怕再遭祸殃。生在周幽王时代的人,多么痛苦,多么心凉,至今想起来让人不寒而栗,这就是西周末期的社会,不能不引以为戒!
《诗经·小雅·小旻》创作背景
此诗为讽刺周代昏庸的统治者而作。《毛诗序》说:“《小旻》,大夫刺幽王也。”郑笺又订正说:“当为刺厉王。”朱熹《诗集传》不明言讽刺何王,只说“大夫以王惑于邪谋,不能断以从善而作此诗”。综观全诗,作者应该是西周王朝末期的一位官吏,至于是讽刺周幽王还是周厉王,诗无明证,只好用“最高统治者”统而言之。不论是幽王还是厉王,他们都骄奢腐朽,昏愦无道,善恶不辨,是非不分,听信邪僻之言,重用奸佞之臣,不知覆灭之祸,已积薪待燃。
[img]诗经·小雅·小旻 全文?
西周无名氏《小雅·小旻》,全文为: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日斯沮?谋臧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犹,亦孔之邛。
潝潝訿訿,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我视谋犹,伊于胡厎。
我龟既厌,不我告犹。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
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国虽团首悉靡止,或圣或否。民虽靡膴,或哲或谋,或肃或艾。如彼泉流,无沦胥以败。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译文:
苍天苍天太暴虐,灾难降临我国界。朝廷策谋真邪僻,不知何时能止歇。善谋良策难听从,歪门邪道反不绝。我看朝廷的谋划,确是弊病太多些。
小人叽喳攻异己,是非不分我悲凄。若有什么好谋略,他们全都不肯依。若有什么坏计策,他们全都会同意。我看朝廷的谋划,不知弄到何境地。
占卜灵龟芹桥已厌倦,谋划再不向我谈。谋臣策士实在多,就是没有好意见。议论纷纷满庭中,指出弊病有谁敢!就像谋划要远行,真到路上没效验。
如此谋划我悲痛,古圣先贤不效法,常规大道不遵从。近僻之言王爱听,肤浅之见纷聚讼。就像宫室建路上,当然不会获成功。
国家虽然没法度,人有聪明有糊涂。人民虽然不富足,还有明哲有善谋,有能治国有严肃。就像长流那泉水,不让衰败与陈腐!
不敢空手打虎去,不敢徒步过河行。人们只知这危险,塌乎不知其他灾祸临。面对政局我战兢,就像面临深深渊,就像脚踏薄薄冰。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为讽刺周代昏庸的统治者而作。综观全诗,作者应该是西周王朝末期的一位官吏,至于是讽刺周幽王还是周厉王,诗无明证,只好用“最高统治者”统而言之。但不论是幽王还是厉王,他们都骄奢腐朽,昏愦无道,是非不分,听信邪僻之言,重用奸佞之臣。
主旨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周朝昏庸的君主不能采纳善谋的诗歌。作者以讽刺的口吻揭露最高统治者重用邪僻而致使“犹谋回遹”为中心,通过揭露、感叹、批判和比喻等表达方式,一气呵成,词完意足,鲜明地表达了他愤恨朝政黑暗腐败而又忧国忧时的思想感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雅·小旻
《诗经 小雅 棠棣》全文
全文如下:
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家室,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释义:
棠棣花开朵朵,花儿光灿鲜明。凡今天下之人,莫如兄弟更亲。
遭遇死亡威胁,兄弟最为关心。丧尺宴命埋葬荒野,兄弟也会相寻。
鹡鸰困在原野,兄弟赶来救难。虽有良朋好友,安慰徒有长叹。
兄弟墙内相争,同心抗御外侮。每有良朋好友,遇难谁来帮助。
丧乱灾祸平息,生活安定宁静。此时同胞兄弟,不如朋友相亲。
摆上佳肴满桌,宴饮意足心欢。兄弟今日团聚,祥和欢乐温暖。
妻子情投意合,恰如琴瑟协奏。兄弟今日相会,祥和欢乐敦厚。
全家安然相处,妻儿快乐欢喜。请你深思熟虑,此话是否在理。
出自:先秦 佚名《诗经 棠棣》
扩展资料
诗八章,可分五层。首章为第一层,先兴比,后议论,开门见山,倡明主题。“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兴中有比;而诗人租灶以棠棣之花喻比兄弟,是因棠棣花开每两三朵彼此相依而生发联想。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寓议论于抒情的点题之笔,既是诗人对兄弟亲情的颂赞,也表现了华夏先民传统的人伦观念。上古先民的部族家庭,以血缘陵型银关系为基础。因而,比之良朋、妻孥,他们更重兄弟亲情。
二、三、四章为第二层。诗人通过三个典型情境,对“莫如兄弟”之旨作了具体深入的申发,即:遭死丧则兄弟相收;遇急难则兄弟相救;御外侮则兄弟相助。这可能是历史传说的诗意概括,也可能是现实见闻的艺术集中。这三章在艺术表现上也颇有特点。
第五章自成一层。如果说,前面是诗人正面赞颂理想的兄弟之情,这一层则由正面理想返观当时的现实状况;即由赞叹“丧乱”时的“莫如兄弟”,转而叹惜“安宁”时的“不如友生”。“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这叹惜是沉痛的,也是有史实根据的。西周初年,出现过周公的兄弟管叔和蔡叔的叛乱。
六、七章为第四层,直接描写了举家宴饮时兄弟齐集,妻子好合,亲情和睦,琴瑟和谐的欢乐场面。第七章“妻子”与“兄弟”的对照,包含了诗意的递进:“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而“兄弟既翕”,则“和乐且湛”。诗人似明确表示,兄弟之情胜过夫妇之情;兄弟和,则室家安,兄弟和,则妻帑乐。末章承上而来,卒章显志。
诗人直接告诫人们,要深思熟虑,牢记此理:只有“兄弟既翕”,方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兄弟和睦是家族和睦、家庭幸福的基础。明理规劝之意,更为明显。
关于诗经小雅和诗经小雅斯干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