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诗人赞美苏轼的诗(后世诗人赞美苏轼的诗歌)

73 0 2024-03-19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后世诗人赞美苏轼的诗,以及后世诗人赞美苏轼的诗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后世诗人赞美苏轼的诗,以及后世诗人赞美苏轼的诗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描写苏东坡的诗句有哪些?

1、饮湖上初晴后雨斗简二首·其二

宋 ·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肢友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2、题西林壁

宋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3、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宋 · 苏轼

竹外桃空饥裤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5、赠刘景文 / 冬景

宋 ·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img]

赞美苏轼的诗句有哪些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庆掘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十年生死两茫茫。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世租。 —— 苏轼《题西搜差兆林壁》

关于写苏东坡的诗句

1.关于描写 苏轼的诗句

苏子瞻哀辞

张舜民

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

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

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

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

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其实就是苏轼描写自己的。

还有廖行之的《青玉案》 、张舜民的《苏子瞻哀辞》这些吧。

廖行之 青玉案

片帆稳送扁舟去。又还踏、江湖路。回首京城旧游处。断魂南浦,满怀装恨,别后凭谁诉。

长歌击剑论心素。有志功名未卜好闹应暮。自诵百僚端复许。归来犹记,东坡诗语,但草凌云赋。

张舜民 苏子瞻哀辞

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

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

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

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

2.有关写苏东坡的诗词

黄庭坚:

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

《跋东坡lt;醉翁操gt;》

晁无咎:

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徐度:

(柳永)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欧、苏诸公继出,文格一变,至为歌词,体制高雅。

《却扫篇》

陆游: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东府词多不协。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

《老学庵笔记》

陈洵:

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

《海绡说词》

王国维:

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

《清真先生遗事·尚论三》

朱依真:

天风海雨骇心神,白石清空谒后尘。

谁见东坡真面目,纷纷耳食说苏辛。

蔡嵩云:

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若徒袭其外貌,何异东施效颦。东坡小令,清丽纡徐,雅人深致,另辟一境。设非胸襟高旷,焉能有此吐属。

3.苏东坡诗词全集

苏东坡(苏轼)诗词: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型罩人生犹如一场梦,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2、《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3、《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袜饥,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5、《蝶恋花·春景》

宋代: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4.关于苏轼的诗词

诗中月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咏月名句积累:1、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2、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曹植《怨歌行》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1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13、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14、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唐•李白《忆山东二首》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唐•李白《把酒问月》1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17、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1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19、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唐 贾至 《别裴九弟》2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22.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 白居易 《琵琶行》23.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唐 白居易 《春题湖上》24. 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唐 刘方平 《秋夜泛舟》2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唐 刘方平 《月夜》26.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唐 韩愈 《山石》27.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唐 韩愈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28.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 徐凝 《忆扬州》29.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 晏殊 《寓意》30.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宋 张先 《菩萨蛮》31. 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 张先 《天仙子•送春》32.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宋 欧阳修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33.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宋 苏轼 《西江月》34.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宋 苏轼 《前赤壁赋》35.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 苏轼 《中秋月》36.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 《西江月》37.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

清 袁枚 《春日杂诗》38. 一夜梦游千里月,五更霜落万家钟。 清 濮淙 《闻梁蘧玉已寓京口》。

5.形容苏轼的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十年生死两茫茫。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轼《题西林壁》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 苏轼《和董传留别》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6.苏轼的诗句

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

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诗句的意思]

1) 天空中的乌云,想泼翻了的黑墨水一样地散开来,还没有把整座山遮住。

2) 白色的大雨点像珠子一样,胡乱地往船上直溅直跳。

3) 忽然刮来一阵大风,把满天乌云吹的无影无踪。

4) 望湖楼下的水颜色和蓝天颜色一样。

[解说]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7.有关苏轼写的诗句

苏轼的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水调头歌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相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时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注明:还有N多苏轼的诗,不一一详细打了。

8.赞美苏轼的诗句有哪些

没有赞美苏轼的诗句,苏轼写的诗句有:

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

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

3.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

4.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代:苏轼

5.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

6.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春景》宋代:苏轼

7.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代:苏轼

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苏轼

9.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宋代:苏轼

10.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中秋月》宋代:苏轼

译文:

1.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2.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3.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4.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5.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6. 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7.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8.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9.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10.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9.苏轼的诗词大全

七绝·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262373238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七绝·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七绝·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五绝·守岁诗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七律·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七律·儋耳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七律·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七绝·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七绝·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七绝·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七绝·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词·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词·采桑子 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楼中,尊酒相逢, 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 细捻轻扰,醉脸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红。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余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阳召我魂[1]。 杳杳天低鹊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词·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 天应乞与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词·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词·江城子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词·江城子之三 凤凰山下雨出晴。 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 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 人不见,数峰青。 词·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彀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词·满江红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

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

无限事,从头说。 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词·念奴娇 凭高眺远,见长空, 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 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 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 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 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 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词·青玉案 三年枕上吴中路, 谴黄犬,随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鸳鹭,四桥尽是, 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 常记高人右丞句。 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 会湿西湖雨。 词·哨遍 为米折腰, 因酒弃家, 口体交相累。

归去来, 谁不遣君归? 觉从前皆非今是。 露未晞, 征夫指予归路, 门前笑语喧童稚。

嗟旧菊都荒, 新松暗老, 吾年今已如此! 但小窗容膝闭柴扉, 策杖看孤云暮鸿飞, 云出无心, 鸟倦知返, 本非有意。 噫! 归去来兮, 我今忘我兼忘世。

亲戚无浪语, 琴书中有真味。 步翠麓崎岖, 泛溪窈窕, 涓涓暗谷流春水。

观草木欣荣, 幽人自感, 吾生行且休矣! 念寓形宇内复几时? 不自觉皇皇欲何之? 委吾心、去留谁计? 神仙知在何处? 富贵非吾志。 但知临水登山啸咏, 自引壶觞自醉。

此生天命更何疑? 且乘流、遇坎还。

歌颂或者怀念苏轼的诗文

 

千年的哭泣——怀念苏轼

[题记:元丰二年(1079),东坡遭小人陷害,因诗获罪,陷入“乌台诗案”。1080年,以半个犯人的身份被贬黄州。苦难中完成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2010年的冬季,偶过黄州伤感而作。]

九百三十年后的冬季

我又忍不住哭泣

为九百三十年前一个好人的落难

为一个民族正义的失利

正直还懵懂在赤诚里

不知所以就被奸诈创击

纯真正酝酿着豪情词

温良醇厚怎敌暗抢冷箭的尖利?

鬼魅挑动了月食,

妒雾让中华文坛阴霾四溢。

乌台诗案哄然击倒一个伟岸的身躯。

“柏台霜气夜凄凄,

风动琅珰月向低。”

亏档一代文豪的脚镣

蹒跚了中国文坛最屈辱的历史。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黄州的寂寞,沙洲的冷

中华文化险些失掉一道最瑰丽的晨曦

东坡虽无梧桐树

落难凤凰栖息地

“日炙风吹面如墨”

“你搡我骂醉人推”【林语堂句】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酷月睁空迟清辉拥抱了赤壁的坚毅

曲折长江的命运

千年着黄州的哭泣

巨星之泪,

荡涤了历史思绪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中国诗词的奇峰因此崛起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厚积薄发仰天长啸

艺术的绝唱宏伟的叹息

九百三十年后的冬季

 悉李 我也凭吊黄州 怀古赤壁

江山如画依旧巨星何时再有?

“把酒问青天”只得无言叹息

周瑜随风去,

苏轼更无迹

唯举着一腔膜拜

倾三尊痛、惋、惜

伤滚滚长江东流去

一尊还酹江月

一尊还酹诗人

一尊还酹天地

远望千年不息的波涛

再默默复述这千年的记忆

这个可以吗?可以不要忘记采纳偶O(∩_∩)O谢谢

赞美苏轼的诗句有哪些?

苏轼的诗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 ·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做乎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消烂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 ·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西林壁》

宋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拿胡漏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 ·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宋 ·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前赤壁赋》

宋 ·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 ·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 ·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 ·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

《记承天寺夜游》

宋 ·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赠刘景文 / 冬景》

宋 ·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蝶恋花·春景》

宋 ·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惠州一绝 / 食荔枝》

宋 ·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春宵》

宋 · 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海棠》

宋 ·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 ·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 ·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阮郎归·初夏》

宋 ·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

关于赞美苏东坡的诗句有哪些

1. 关于赞美苏东坡的诗句

关于赞美苏东坡的诗句 1.收集 赞美苏东坡的诗句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东坡父子三)

枫叶四弦雀伏秋,根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 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对者岁弯苏诗艺术风格的浪漫豪放评价道:“李白以后,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苏轼这种豪放。”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世概》

宋神宗皇帝精辟地说:“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

宋孝宗皇帝称苏轼:“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

诗人陈毅元帅吟道:“吾读长短句,最爱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委员长高度评价三苏父子:“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门六君子之一的李方叔的祭文写道:“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厚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曲洧旧闻》)。祭文一出,传遍大江南,世间“人无贤愚皆诵之”。

2.赞美苏轼的诗句有哪些

没有赞美苏轼的诗句,苏轼写的诗句有:

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

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

3.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

4.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代:苏轼

5.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

6.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春景》宋代:苏轼

7.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代:苏轼

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苏轼

9.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宋代:苏轼

10.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中秋月》宋代:苏轼

译文:

1.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2.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3.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4.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5.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6. 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首闷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7.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8.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9.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10.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3.赞美苏轼的诗句有哪些

没有赞美苏轼的诗句,苏轼写的诗句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代: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春景》宋代:苏轼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代: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苏轼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宋代:苏轼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中秋月》宋代:苏轼译文: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4.赞美苏轼的诗词

黄庭坚: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

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

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真神仙中人。

苏辙: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

晁无咎: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王直方: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文潜,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曰:“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王灼:东坡先生以文章馀事作诗,溢而作词曲,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

或曰:“长短句中诗也。”为此论者,乃是遭柳永野狐涎之毒。

诗与乐府同出,岂当分异?若从柳氏家法,正自不分异耳。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今少年妄谓东坡移诗律作长短句,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虽可笑,亦毋用笑也。赵昚:忠言谠论,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

陆游: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多不协律。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阳关曲。

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陈洵: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

徐度:(柳永)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欧、苏诸公继出,文格一变,至为歌词,体制高雅。

胡寅:词曲者,古乐府之末造也。文章豪放之士,鲜不寄意于此者,随亦自扫其迹,曰谑浪游戏而已也。

唐人为之最工者。柳耆卿后出,掩众制而尽其妙。

好之者以为不可复加。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王若虚:是直以公为不及于情也。呜呼!风韵如东坡,而谓不及于情,可乎?彼高人逸士,正当如是。

其溢为小词,而闲及于脂粉之间,所谓滑稽玩戏,聊复尔尔者也。若乃纤艳淫媟,入人骨髓,如田中行、柳耆卿辈,岂公之雅趣也哉?公雄文大手,乐府乃其游戏,顾岂于流俗争胜哉?盖其天资不凡,辞气迈往,故落笔皆绝尘耳。

刘辰翁: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元好问: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

自东坡一出,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虽时作宫体,亦岂可以宫体概之?人有言,乐府本不难作,从东坡放笔后便难作。

此殆以工拙论,非知坡者。所以然者,诗三百所载小夫贱妇幽忧无聊赖之语,时猝为外物感触,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者尔。

其初果欲被管弦。谐金石,经圣人手,以与六经并传乎?小夫贱妇且然,而谓东坡翰墨游戏,乃求与前人角胜负,误矣。

自今观之,东坡圣处,非有意于文字之为工,不得不然之为工也。坡以来,山谷、晁无咎、陈去非、辛幼安诸公,俱以歌词取称,吟咏性情,留连光景,清壮顿挫,能起人妙思。

亦有语意拙直,不自缘饰,因病成妍者,皆自坡发之。王士祯: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

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袁枚:有才而无情,多趣而少韵:由于天分高,学力浅也。

有起而无结,多刚而少柔:验其知遇早晚景穷也。王士禛:山谷云:“东坡书挟海上风涛之气。”

读坡词,当作如是观,琐琐与柳七较锱铢,无乃为髯公所笑?”。

5.形容苏轼的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十年生死两茫茫。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轼《题西林壁》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 苏轼《和董传留别》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6.赞美苏东坡的句子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满江红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7.赞美苏轼的句子

东坡先生以文章馀事作诗,溢而作词曲,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或曰:“长短句中诗也。”为此论者,乃是遭柳永野狐涎之毒。诗与乐府同出,岂当分异?若从柳氏家法,正自不分异耳。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今少年妄谓东坡移诗律作长短句,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虽可笑,亦毋用笑也。——王灼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多不协律。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阳关曲。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陆游

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晁无咎

忠言谠论,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赵昚

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刘辰翁

吾读长短句,最爱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民间说法

有才而无情,多趣而少韵:由于天分高,学力浅也。有起而无结,多刚而少柔:验其知遇早晚景穷也。——袁枚

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王国宪

苏轼:

北宋文学家,与苏洵,苏辙合称“三苏”。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8.赞美苏轼的句子~

lz没要求必须是诗句吧

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他的出现,中国,也许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他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他的才华,是凡人而又超凡;他的思想,出于瞬间而又影响深远;他的性格,既洒脱而又有常人的一面。

苏轼——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罕见的多面手,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不仅仅是文学——巨子。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生经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还有,它永远不灭的那一份诙谐,真可谓: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

他长于散文创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名篇佳作脍炙人口,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忧患意识和人文精神。他的诗,把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风格巧妙结合起来,多姿多彩,美轮美奂,代表了宋诗最高水平。他的词,清新豪健,题材广阔,挥洒自如,气势磅礴,开创了豪放词风。他的书法、绘画,也都达到了很高水平。除此之外,在哲学、茶道、烹饪、养生、园林艺术方面,他都有独到的造诣。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他将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列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并且将他们的思想、人品、学问、才华、待人接物、立身行事,看成浑然一个整体,是有一定道理的。更足称道者,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苏轼身上,既无头巾气,无山林隐逸气,亦无以富贵骄人气,无忠臣孝子气,无大作家架子气;既无大臣杜门思过之态,亦无谪宦战战兢兢之态。他与你我同在,同悲同喜,丝毫也不刻板,浑是率然纯真的真性情,真品格。

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几乎都与传奇相联系。例如,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

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利,架桥凿井,赈灾施药,都于史有征;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由于苏轼多方面的巨大成就,由于他更多的人民性,由于他时时闪现着智慧光芒的睿智思想,由于他超凡脱俗的旷代才华,千年以来,他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而有口皆碑;更由于生活经历的丰富性,他常常成为人们谈话的话题及内容。自然而然,学生们在作文时,也往往喜欢用东坡事迹作话题或材料,毫不夸张地说,有作文处尽可以有东坡。这正是因为,苏轼的精神与思想,早已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与历史,还在影响着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和传承。

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9.赞美苏东坡的诗

如果你要的东西是那个像赞美李杜的什么一样的七言或者绝句的话还真没有。以下是所求:

苏轼

黄庭坚:

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

----《跋东坡》

晁无咎:

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徐度:

(柳永)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欧、苏诸公继出,文格一变,至为歌词,体制高雅。

----《却扫篇》

陆游: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东府词多不协。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

----《老学庵笔记》

陈洵:

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

----《海绡说词》

王国维:

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

----《清真先生遗事·尚论三》

朱依真:

天风海雨骇心神,白石清空谒后尘。

谁见东坡真面目,纷纷耳食说苏辛。

蔡嵩云:

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若徒袭其外貌,何异东施效颦。东坡小令,清丽纡徐,雅人深致,另辟一境。设非胸襟高旷,焉能有此吐属。

----《柯亭词论》

关于后世诗人赞美苏轼的诗和后世诗人赞美苏轼的诗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