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守株待兔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49 0 2024-03-31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简介:

守株待兔是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守着他的株洲等待兔子自己跑到他面前,结果却一无所获的故事,以此引发了人们深思:只靠等待与侥幸,是无法达到目标的。本次教学设计将通过讲解守株待兔的故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该寓言故事背后的道理,并进行思考讨论。

多级标题:

一、导入活动:寓言故事初识

二、故事讲解与概括

三、故事背后的含义

四、小组讨论与反思

五、课堂总结与拓展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简介:

守株待兔是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守着他的株洲等待兔子自己跑到他面前,结果却一无所获的故事,以此引发了人们深思:只靠等待与侥幸,是无法达到目标的。本次教学设计将通过讲解守株待兔的故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该寓言故事背后的道理,并进行思考讨论。

多级标题:

一、导入活动:寓言故事初识

二、故事讲解与概括

三、故事背后的含义

四、小组讨论与反思

五、课堂总结与拓展

内容详细说明:

一、导入活动:寓言故事初识

1.1 学生们坐在教室里,老师用图片和道具引导学生猜测寓言故事的主题。

1.2 老师掏出一个公仔兔子和一个木头树桩,让学生猜测这两个物品和寓言故事之间的联系,并引导他们对故事产生好奇。

二、故事讲解与概括

2.1 老师向学生讲述守株待兔的故事,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

2.2 故事结束后,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角色。

三、故事背后的含义

3.1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鼓励他们发表个人观点和理解。

3.2 老师给学生提供关键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守株待兔故事的教训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小组讨论与反思

4.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故事背后的道理进行讨论,并通过一些小组活动来加深对守株待兔故事的理解。

4.2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将讨论结果汇报给全班,共同总结他们的发现和思考。

五、课堂总结与拓展

5.1 老师以总结的方式回顾课堂上的讨论和思考,强调守株待兔寓言故事的教育意义。

5.2 老师鼓励学生到校图书馆或互联网上寻找相关的寓言故事,并鼓励他们在下次课堂分享自己寻找到的故事。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们将能够参与到活动中,通过讲解、讨论和思考,深入理解守株待兔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进而能够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