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十首古诗词(念奴娇古文)

42 0 2024-07-27

## 倾尽豪情,道尽悲欢:十首《念奴娇》带你领略词中风流《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杯曲》《大江东去》等,双调一百字,前后片各四仄韵。此调名家辈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被誉为“千古绝唱”。 本文精选十首风格各异的《念奴娇》,与君共赏其豪迈、婉约、悲切、苍凉……### 一、 豪情万丈,气吞山河1.

苏轼 -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倾尽豪情,道尽悲欢:十首《念奴娇》带你领略词中风流《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杯曲》《大江东去》等,双调一百字,前后片各四仄韵。此调名家辈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被誉为“千古绝唱”。 本文精选十首风格各异的《念奴娇》,与君共赏其豪迈、婉约、悲切、苍凉……### 一、 豪情万丈,气吞山河1.

苏轼 -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赏析:

词的上片描写了气势磅礴的长江,引出赤壁之战的历史遗迹,进而赞叹周瑜的英姿。下片通过对周瑜的追忆,抒发作者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感慨,最后以“人生如梦”作结,流露出一种旷达而又无奈的情怀。全词气势雄浑,意境开阔,将历史的厚重感与个人的豪情壮志完美融合。2.

辛弃疾 - 《念奴娇·登北固亭有怀》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尽人千里。 > >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赏析:

此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 年),辛弃疾被投闲置散近五年,此前他一直力主北伐,此时却只能在山河破碎中徒然感慨。上片追古抚今,下片化用贺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之语,将闲愁比作漫天飞舞的柳絮,更加突出了家国之痛的深重和难以排遣。### 二、 婉约细腻,情意绵长3.

李清照 - 《念奴娇·春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黄昏时候,耳丝偏打人睡。 > >人道是、清淮月色,似我心先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赏析: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早年,词中描绘了暮春时节词人百无聊赖的心情,以及对爱情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险韵诗成”一句,暗含着丈夫不在身边,自己独守空闺的落寞。下片想象自己飞向月宫,却又担心天寒难耐,最终还是留恋人间。整首词语言清丽,感情细腻,将少女怀春的微妙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4.

柳永 - 《念奴娇·插芙蓉》

>插遍红芙蓉,满城开遍,念伊怜我,赠我金缕。翠叶琼枝相间,更著绵绵细雨。 > > 独自凭阑久,无限思量,多应是、明月下、江南旧游。

赏析:

词的上片写景,通过对芙蓉的描写,烘托出恋人相思之情。下片抒情,借景抒情,将满腔的思念之情寄托于江南旧游的回忆中。整首词语言清丽,情意绵长,展现了柳永高超的词作技巧。### 三、 壮志难酬,悲从中来5.

陆游 - 《念奴娇·鸟啼阶下》

>鸟啼阶下,雨声初歇,墙头红杏暗如倾。 > > 放眼河山,谁是得胜者?

赏析:

这首词只有两句,却是陆游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词人耳闻鸟啼雨歇,眼见红杏倾墙,看似闲适,实则暗含着对国事的忧虑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最后一句“放眼河山,谁是得胜者?”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6.

陈亮 - 《念奴娇·登多景楼》

>危楼还望,叹此佳句, > > 无人会登临意!

赏析:

陈亮一生致力于恢复中原,却壮志难酬,这首词正是表达了这种悲愤交加的心情。“无人会登临意”, 表明知音难觅,更显词人的孤独和无奈。### 四、 感悟人生,寄托情怀7.

苏轼 - 《念奴娇·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赏析:

词人以月起兴,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词中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8.

辛弃疾 - 《念奴娇·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比少年和如今对“愁”的不同理解,表达了词人历经世事沧桑后, 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9.

姜夔 - 《念奴娇·过垂虹》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 > 念前尘、镜里如

赏析:

词人借景抒情,回忆往事,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逝去爱情的追忆。10.

张孝祥 -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 >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词人豪迈的气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结语《念奴娇》作为词牌名,承载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感和思考。以上十首《念奴娇》,风格各异,或豪放、或婉约、或悲壮、或旷达,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欣赏这些经典之作,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语言的魅力,更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带领读者走进《念奴娇》的世界,感受词中蕴藏的无穷魅力。